首页

叶子女王

时间:2024-05-07 05:32:59 作者:文化中国行丨你见过 “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吗?来这条老街看看 浏览量:87188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屯溪老街,始建于明朝,处于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一半江水一半街,故有“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美誉。五一黄金周,文化中国行,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这趟穿越时空的旅程,探寻屯溪老街的美丽故事。

  在群山环抱、江水潺潺之间,古色古香的屯溪老街,宛如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诉说着千年故事。

  历史上,这里曾是安徽省休宁县的水陆码头,康熙年间《休宁县志》记载:“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可见当时屯溪老街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徽韵浓

  古街老巷,岁月流芳。全长1200多米的屯溪老街,有一条主街,三条横街,十八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栋徽派建筑构成。粉墙黛瓦映斜阳,马头墙下岁月长。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尽显徽派之韵。

  徽州古建筑专家 程极悦:这些建筑都体现了徽州商业建筑一个共同特点,前店后宅。还有一些,它两层楼是普遍的,那这样子就是下店上宅。

雕刻精美

  在老街的建筑上,不论是门楼门楣,还是屋檐屋顶,都可以看到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徽派雕刻。作为国家级非遗文化,以木雕、砖雕、石雕为代表的“徽州三雕”,刀法细腻、寓意深刻,它不仅是建筑的装饰和点缀,更是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徽州木雕非遗传承人 朱伟:一件作品从穿短袖刻到穿棉袄,又从穿棉袄刻到穿短袖,春夏秋冬,注入了精力、感情,是有生命力的。

茶叶香

  明清时期,茶叶兴盛,这里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徽商开始扩建店铺,屯聚货物,并在店铺之间建起亭阁客栈,以便往来的客商购物和休息,屯溪街市也由此初具规模,并逐渐发展成为徽州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

  黄山海关关员 单松:这是一份乾隆年间的奏折,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出口茶叶的价格,距今已经260多年,乾隆批了三个字“知道了”,特别有趣。

  总台央视记者 叶奂:“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这是我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大师郑板桥的《七言诗》,描绘的是他在谷雨时节迎客品茗的场景。郑板桥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以画会友,以茶待客。

  早在1700多年前,以松萝茶为代表的屯溪绿茶就与丝绸、瓷器漂洋出海,成为最早的外销茶;如今,“屯溪绿茶”绵延万里,远销世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松萝茶非遗传承人 王海燕: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要保持源头之水的活力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就需要向下扎根、向上开花。我希望秉承“一生只做一壶茶”的初心,来接续我们茶类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美

  屯溪老街之美更在于文化美,悠久的历史为屯溪留下了内涵丰厚的文化遗产。人流如织的老街,可谓是徽派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汇聚了以歙砚、徽墨、宣纸、毛笔为代表的文房四宝。这些文房四宝不仅是书写的工具,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眼前的这套画笔,凝聚了杨文5年的匠心。它的每一笔挥洒,都彰显出中国匠人的精湛技艺。

  国家级非遗项目徽州制笔技艺传承人 杨文:每一个技艺都很了不起,能传承下来。国家级传承人,有荣誉也有责任,传承好、保护好,这是我的责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如今,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承载着十余项珍贵的非遗技艺,汇聚了八十多位非遗文化传承人。在这里,活态的文化遗产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街区风貌融为一体,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叶奂 李屹 张小枫 周少军 屯溪融媒)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首次落户亚洲

本次实习项目的青年伙伴、广东电网东莞供电局南区供电局配网智能作业班高级作业员张强表示,他将与实习生们保持联系,“我们是曾经相互协作的同事,更是互相牵挂的朋友,希望未来能一直支持、见证他们的成长。”

房企密集调整战略,“内卷”品质争夺改善型客户

前述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改革举措要有鲜明指向性,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去,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要“聚焦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要“集中解决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龙年早春,神州大地开工忙,各层级各领域的新年部署,都有很强的问题导向。

重庆:酉州古城夜景璀璨 吸引民众夜游古城

随行的大熊猫摄影师高氏贵博是“香香”的“铁杆粉丝”。自2017年“香香”与公众见面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坚持到上野动物园拍摄大熊猫,并在自己的博客上实时更新。对他而言,大熊猫如同家人,也是他与中国精彩故事的“起点”。高氏贵博表示,尽管“香香”已经回到了中国,但它与日本民众的情谊会继续传承和发扬,自己也期待能再来中国记录它的成长。

七部门:未来5年基本构建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

“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坏来进行另一方面的建设?我自己认为是很清楚的,厦门是不能以这种代价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习近平话语铿锵。

和谐共生|情系母亲河 绿色绘安澜

跑进涟钢厂区,只见生产厂房掩映在绿荫花丛之间,现代钢铁工业底色与绿色生态交融。这座从1958年开始运转的老钢厂,如今已变身“花园式工厂”。涟钢能源与环保部环境管理室主任覃瑞介绍,2023年以来,涟钢已实施环保治理提升项目70项,投入资金35.4亿元。目前正在立项前期及后续规划环保项目20余项,到2025年,预计还将投入13亿元进行改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